2h是几个小时(为什么通常要求测餐后2小时血糖,而不是半小时或1小时呢?)
进入夏季,随着饮食喜好、运动习惯、作息规律的变化,糖友们的血糖可能会出现较大波动,甚至出现低血糖风险,所以建议大家适量增加测血糖的次数。
谈到测血糖,有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测餐后血糖,大家都默认是测餐后2小时血糖,有不少糖友问糖护士:餐后血糖为什么要测2小时(以下简称2h)的,而不是半小时、1小时的血糖?
这个问题非常好,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下。
餐后血糖是不是只测餐后2h血糖?
并不是,进餐后的血糖都是餐后血糖。
我们去医院做糖耐量(OGTT)试验(俗称喝糖水检查)的时候,会分别在服糖水前、服糖水后0.5h、1h、2h,抽血测血糖。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并根据血糖检测结果,判断糖代谢情况,甚至可以推断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情况。
当然,诊断糖尿病时,看的是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诊断妊娠糖尿病时,还要看1h血糖)。
而日常在家监测血糖,一般餐后血糖默认的就是餐后2h血糖,医生只要求大家测餐后2h血糖,这是为什么呢?
餐后2h血糖可以评判血糖控制情况
食物经过口腔进入人体消化道之后,逐渐被消化吸收,而血糖也会随之升高,随着人们进餐,胰岛素会分泌,正常的血糖曲线会在餐后0.5-1h出现血糖高峰,餐后2h血糖恢复正常。
糖代谢异常时,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分泌延迟或胰岛素抵抗等原因,餐后2h血糖没有恢复正常,从而出现餐后高血糖。
因此,糖友需要采取生活方式干预(饮食 运动),甚至药物降糖,来让餐后2h血糖达标,因此,医生会根据餐后2h血糖来判断餐后血糖控制是否达标。
当然,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伴有胃轻瘫时,食物消化吸收减慢,血糖曲线后延,糖友需要调整用药方案,监测时间点也有所变化,医生可能会要求测餐后2.5h或3h血糖。
餐后2h血糖与并发症关系密切
大量的试验证明:餐后2h血糖与并发症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也就是说餐后2h血糖超过正常值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血糖值越高,代表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越大。
当餐后2h血糖≥11.1mmol/L时,并发症风险出现了显著的增加,如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等风险和餐后2h血糖值成正相关。
如今,研究发现,血糖波动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也有密切关系。
如果糖友想知道自己的血糖波动情况时,可以测一下餐后0.5h或1h血糖,甚至看一下3小时的血糖,搞清楚自己的血糖波动曲线,让血糖更平稳,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致统一标准,便于血糖管理
每个时间段的血糖,都有着不同的意义,但是日常监测血糖,不可能每个时间段都测,这不现实。
当然有部分糖友,特别是1型糖友可以佩戴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但动态血糖仪价格高、耗材贵,佩戴动态血糖仪的毕竟是少部分。
考虑到实际情况,如痛疼、时间、经济、依从性等,大部分糖友,特别是针对2型糖友,不一定测那么多次血糖。
所以医生要求大家测空腹、餐前餐后及睡前血糖,其中餐后血糖没有特别说明就指餐后2h血糖(从进食第一口的时间算起2h,而不是吃完饭的时间),便于糖友制订可行的血糖监测方案,便于血糖管理依从性。
( ◔ 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