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储备林项目:四大生态效益)
#头条创作挑战赛#
国家储备林以工业原料林、中长周期的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为建设内容,鼓励培育混交林和复层异龄林,调整树种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发挥多种功能,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森林固碳释氧效益
研究表明,林木每增加蓄积1立方米,平均可吸收 1.83吨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1.62吨。建成后(2035年),年均蓄积增长量20亿立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 3.63亿吨,按工业成本法 1200 元/吨,并结合市场逼近系数 0.2作为同化二氧化碳的定价,年增加同化二氧化碳效益为 872亿元。每年释放氧气3.22亿吨,按生产氧气平均价 0.15 元/千克(医用氧气批发价的20%)计算,每年释放氧气效益为483亿元。
森林涵养水源效益
据国内外大量研究材料分析,营造1公顷林地,标准林分一般可增加蓄水 300 立方米。建成后(2035 年),按标准林分 40%计算,年增加蓄水 24亿立方米,按每立方米 0.3元计算,其替代值为7.2亿元。
森林保土效益
森林保土效益主要体现在减少水土流失、保存土壤肥力、防治泥沙滞留和淤积等方面。根据测定资料,标准林分平均每公顷每年保土 30 吨,建成后(2035年),按标准林分40%计算,可减少水土流失2.4 亿吨,按每吨 10 元计算,每年其国土替代值为24亿元。
森林净化大气效益
森林通过阻挡、过滤和吸附粉尘来净化大气,建成后(2035年),以每公顷森林降尘作用产生的净化大气效益9.3元,折现率10%计算,每年发挥的降尘作用产生的净化大气效益总值1240万元。
~w_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