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经验

欢迎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回地球(欢迎翟志刚王亚平)

豆豆 知识经验 2022-10-08 04:53:33

在2021年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发射成功,而三位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和神州十三号在2022年4月16日成功回到地球,具体回家情况是怎么样的呢?神州十三号回家大概有多少步?和见闻坊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欢迎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回地球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分离前,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设置、实验数据整理下传、留轨物资清理转运等撤离前各项工作。

后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将在地面指令控制下择机再入返回,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即将踏上回家之旅。

8时27分许,三人组神舟十三号返回舱里调整了手套,这时通过神舟看到的地球,静谧唯美。

据央视新闻最新报道,地面搜救车队现已待命,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奔向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

现场有3辆医监医保车,除了医疗设备,车上还配备了热水系统、微波炉,确保3位航天员出舱后能够得到最周到的照护。

从神舟十三号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分离,到最终返回地面,太空三人组回家之旅需要9个多小时。

返航前,航天员要换上出征时穿过的舱内压力服;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其底部温度将高达上千摄氏度,舱内出现震动噪声过载现象,还会经历4-6分钟“黑障区”,暂时与地面失去联系。

神十三回家大概分几步

据央视新闻报道,从神舟十三号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分离,到最终返回地面,太空三人组回家之旅需要 9 个多小时,整个过程需要如下步骤:

程序一:离站上船,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与天和核心舱首先实施分离,分离前,航天员需要关闭连接核心舱与神舟十三号的双向承压舱门,正式撤离空间站,进驻飞船后,航天员要马上换上出征时穿过的舱内压力服。

程序二:在返回舱值守等待返航。

在飞船返回舱内,航天员还要进行一些返回前的准备,包括返回状态的设置,在轨指令的发送等。

程序三:进入大气层前,完成两舱分离。

神舟飞船的前段是轨道舱,中段是返回舱,后段是推进舱。在降轨之前,轨道舱和返回舱会首先分离,随后发动机开机,飞船逐步下降高度,并在进入大气层之前,完成推进舱分离,返回舱进入返回轨道。

程度四:进入大气层,经受高温、震动等恶劣环境考验。

飞船返回舱下降到距离地面一百公里左右,进入大气层后,是返回过程中环境最为恶劣的阶段,返回舱与空气剧烈摩擦,会被火焰所包围,底部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舱内会出现震动、噪声过载的现象。

期间会经历 4-6 分钟的“黑障区”,返回舱此时会和地面失去联系,但地面可以通过电扫雷达等方式进行跟踪。

程序五:打开降落伞、稳稳落地。

在据地面 10 公里左右的高度,返回舱将依次打开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并抛掉防热大底,在局里地面一米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下降速度降到两米左右,最终使返回舱安全着陆。

了解到,2021 年 10 月 16 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成为“入住”中国空间站的第二批航天员。

在轨期间,3 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支持下,圆满完成了 2 次出舱活动、2 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项目。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此外,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通过遥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首次实现在轨驻留 6 个月,创下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3 名航天员还首次实现在太空跨年、过春节。

hi

( ^_^ )?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