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词典

丛远东:方兴未艾的GIS产业

瑞文妹 百科词典 2022-09-22 02:31:47
当今社会,GIS产业已成为强劲的生产力,正日益受到业界的深度关注和热切追捧,美国更将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列为当今社会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新兴技术。  

GIS产业加速跑

  2007年,我国从事GIS产业的有两万多家企事业单位、30万员工,创造了500亿元年产值。GIS产业对社会的贡献与日俱增,已成为具有非凡生命力的朝阳产业。从教育系统看来,我国己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触角的人才教育体系。全国约有80多所院校、科研机构开展了GIS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有近200所院校设有本科、专科专业,每年有近万名毕业生走出校门,服务于社会。  从产业发展层面看,世界上GIS产业发展异常迅猛。美国和德国、瑞典的GIS企业、教育科研机构遍布各地,有的已经形成成熟的市场化、产业化格局。从政策层面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高度重视GIS产业的发展,将其视作为革命性的科技和经济的增长点,不断加强经济投入和政策扶持。如美国,光是密西西比州2007年就投入80多亿美元用于发展GIS产业。  在我国,党和国家高度重视GIS产业发展,已将其列入国家“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成为重点扶持、优先发展的产业,加速了城市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最初,地理信息仅是作为测绘技术和手段出现的,但随着IT产业和3S(GIS、RS、GPS)的结合,各行各业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建设GIS系统,仅在3~4年内就走向市场,发展成具有非凡生命力的朝阳产业。现在全国500人到1600人的GIS企业实体,或产值在1亿元到6亿元的单位大约有10家左右,规模小的更是不计其数。  

GIS应用遍地开花

  目前,我国GI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土、城建、交通、能源、环保、航天航空、农业、林业、教育卫生、公共事务处理、国防、外交和政府决策的诸多行业和领域。在国外,美国已把GIS技术广泛应用于潮汐、飓风的预测预报,防灾救灾; 瑞典正将GIS技术用于对老年人、弱势群体的医疗保健、生活服务和紧急救治。一些有识之士认为,未来凡是与地理信息空间有关的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存、生活的98%的领域都将会应用到GIS技术。  今年,人们将GIS技术广泛应用于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指挥疏散、定位救人、灾后重建工作都离不开GIS。GIS技术为奥运场馆的建设施工、交通管理、调度指挥、新闻发布也作出了贡献。许多政府行业更是将GIS技术应用于城镇规划、土地调查、电网管理、地下管线、预警预报、突发事件处置等信息工程,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如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在城市的综合管理和指挥决策中科学、简捷,做到了共建、共享,受到各方面的肯定和赞许,引领全国众多城市竞相仿效。这一系统始建于2001年,至2007年仅用6年时间、总投入不足2亿元,便建成了能为首都北京提供优质服务的大型GIS实用系统,走出了一条投入少、产出多、见效快的路子。  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与全市61个政府部门和区县签定责任状,建成了北京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服务平台,做到信息随时发布、随时更新、随时可用。市政府每年投入1000万元,每年10月前航测一次,确保信息的及时、可靠、准确。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还动用全市4000名邮政投递员一次性准确到位、调查清楚全市70万个楼盘的门牌号码信息,建成了北京市唯一权威的地址数据库。现在公安户籍管理和安全部门都在应用这一数据库。北京市的这一信息系统还可准确提供全市企事业法人单位61万个、8000家医疗卫生单位和7000所学校以及社会、经济和人文等方面的信息2300万条,社会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大部分信息都可以得到满足。  GIS技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人文关怀方面也有新的尝试,如将GIS技术应用于对弱势群体的服务管理,为老龄人生活起居、出行活动创造便利。GIS广泛应用于车载、手机等载体已形成产业化、市场化,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  

目标——做GIS强国

  GIS产业发展前景虽然如此看好,但仍远不及纳米技术、生物技术那样为人们所熟知。我国GIS产业在规模上仍然是一个小而散、多而乱的市场。GIS产业的市场机制亟待完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大众型的GIS信息服务更是呼唤便捷和廉价。  我国在GIS软件开发上已接近国际一流水平,但在市场化、集约化服务方面尚有较大差距。我国是GIS产业大国,但还不是GIS 产业强国。在部门、系统和单位之间,在政府、企业和市场之间还未形成真正的产业链,各自为政、小而全、技术规范不统一,甚至互相残杀、压价竞争的现象仍很严重。如今年3月份,北京某高校参与GIS招标项目,标底为360多万元,而一个投标公司35万元就中标了。这种状况很不利于产业的大融合、大发展,更不利于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今年以来,出现了非常可喜的现象,在全国人大会上,30多位人大代表大声疾呼,并联名提议:要切实重视GIS产业的发展,在国家这个层面上立法,支撑GIS产业的发展。在今年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有关方面已考虑强化GIS产业的政府管理职能,成立专司管理、监督、协调和服务的部门;政府还将相继出台一些国家政策,繁荣和规范GIS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可以想像,一个政策宽松、人脉和谐、市场繁荣的局面即将来到。  在产业层面,我国应从偏重于GIS的技术服务型向产业综合服务型转变;从偏重于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型向多功能、全方位、应用型、效益型转变;从偏重于为政务服务向社会、市场服务转变,从而走出一条GIS产业发展节约型、实用型、效益型的路子。  在政府层面,应该抓大事、做实事:从偏重于抓基础地理信息生产向重视发展应用型地理信息产业服务转变,从偏重于抓规范、抓管理、抓权力向重视技术、创新转变,从偏重于抓本部门、本单位地理信息工作向重视抓本地区、全行业的地理信息产业转变; 真正做到重视地理信息产业的人才、技术、市场和管理,加强技术扶持、政策引导和规划好产业格局。  在未来的3~5年时间内,GIS在其产业规模、结构上将会出现更多的创新。  1. 一些高端企业将在软件开发上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使实业越做越强,形成规模化、集成化企业联盟或集团。  2. 在经营服务方式上将通过市场竞争,向专指性纵深服务方向发展,出现新的整合与分工。  3. GIS技术服务将从目前的主要为政府服务向民用化、大众化服务拓展;GIS教育和人才培养亦将优胜劣汰,向规范化、实用性方面发展。  4. GIS市场的准入制度、技术市场规范、价格法则体系、安全保密制度的加强将有力推动和促进我国GIS产业跻身世界前列,实现空前的跨越式大发展。(此文系中国GIS协会秘书长丛远东2008年9月发表在《计算机世界》的署名文章)  (来源: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
上一篇:景颇族
下一篇:柯尔克孜族

Copyright©2022 吾尊时尚 www.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欢迎各位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10  

邮件联系方式: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